--文章类别--

 医药/食品/保健   体育   生活   科学/哲史   教育   社评/民主   媒体/互联网   网页

2010年5月16日星期日

回复@eXrld的《有关中医有效性的验证方法》

推油@eXrld写了《有关中医有效性的验证方法》,在此回复。

⒈可能是你不清楚RCT(随机对照试验)才会把它误称为双盲试验

事实上,且不论什么医,就说一件产品吧,或者西瓜,王婆说她的西瓜好吃,光说是没有用的,哪怕有许多顾客说也是没有用的,虽然那些顾客的身份似乎还挺值得信赖的,但这年头“托儿”多了去了,去证明那些人那些事例不是托儿还不如直接证明这个瓜好吃来得简单~

首先,证明王婆的瓜好吃肯定不能用穷举法,不然都证明完了瓜也没得卖了。那么到底要抽取哪一部分的瓜来尝试呢?这里我就不说了吧,博主应该能理解随机抽取是最公平的,挑瓜来尝试肯定无法代表所有的瓜,这就是随机性的意义。

随机挑选的瓜也要定义尝出什么味道叫做好瓜,设定标准当然是一种最接近客观的方法,比如屈光率、吸收光谱、甜度、含水率……额,好像鉴定瓜用这些残酷的标准太花钱了,卖一亩瓜还不够鉴定一个瓜的费用呢~那就有另一种方法,拿一种大家公认的瓜来比较,比它好的就叫好瓜,跟它差不多的就叫一般瓜,比它不好吃的你就回家捣烂埋了吧~这就是对照~

ps:有时候没有大家公认的瓜怎么办呢?那就找工厂按照普通标准做一批假瓜,反正这年头食品工业那么发达,假鸡蛋都整出来了,假瓜更不在话下~~(医学试验用的就更简单了,模拟药物简直轻而易举)

【随机对照是大多数非模拟性试验的基本要求,包括求证杠杆原理和验证质能方程都可以这么做,如果对这个基本要求都叫嚣什么“拿西方标准来苛刻地限制中医发展”那已经是脑残到无以复加,除了一巴掌扇丫脑门上,没什么好说的了~】

在随机对照的基础上,经常要加上大样本和盲法的附加条件。大样本好理解,在不能穷举的情况下,随机采样越多可信度就越高,你把王婆地里的瓜挑一百个出来尝肯定比只挑三个更能说明问题。

那么为什么经常要有盲法呢?我们知道,物理试验基本上不用盲法的,反正操作者、记录者大多数不会影响试验本身,一旦影响了很容易就被揭穿。但医学试验掺杂了人的感受,包括执行者和被执行者两方面的感受都有可能影响到试验结果的客观性。还是以卖瓜为例:
  ①桌上是随机切取的外观一模一样的瓜肉,可是贴了标签,这部分是王婆的,那部分是质监所的,这时候品鉴师可能没有收王婆的好处费但他看王婆穷困潦倒可怜兮兮的,你说他的品鉴能客观吗?同时王婆也在边上感觉到了品鉴师的犹豫,她赶紧表演了一些生活的苦涩以博取同情,你说这瓜鉴定出来的味道还能公平吗?
  ②所以后来的试验取消了标签,品鉴师已经不知道哪个瓜是谁的了,他只能客观公正地品鉴,这就是单盲法。但王婆经验丰富还是能看出哪些瓜是自己的,她还是能够在品鉴师眼前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诱导,这时候我们难道只能期待品鉴师的高尚吗?
  ③还好我们可以设计不依赖个人品格的制度,把王婆也给遮住,不让她、甚至不让过程中的任何人看到瓜,只剩下计算机知道哪个编号的瓜的来源,于是王婆的心理和品鉴师的心理都不会影响到这个试验的客观性(虽然肯定还有人偷偷摸摸想介入过程中造假的,毕竟卖药的利润比卖瓜强亿倍),这就是双盲法。

⒉对于博主说的试验不好设计,那是药厂该考虑的问题,药厂不证明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却能把责任推卸给病人(以及粉丝),这也是只有在兲朝上国才有的奇观~

对于组方试验繁琐,那就活该繁琐,谁叫中医随便改变配方呢?别说动一个配方都要重新试验,就是动一个剂型也要重新试验。因为谁知道这点改变会影响药物中的什么性质呢?难道随口说这几个组方在一起有加和作用,为什么不可能是抵冲作用或者毒性反应呢?

这不是对中医药苛刻,这是对无知的广大患者的生命负责。在国外你就是把125mg的单成分药改成250mg都有可能付出上亿美元的重新试验证明投入,中医药凭什么就不呢?没有什么东西是天生安全的,纯天然的、人类吃了千万年的蕨菜还是唯一被证明能够致癌的天然食物呢!

我们对一个事物进行判断的时候,总是在已有的经验中寻求依据。所以,当我们对一种事物的认识集中在它的优点上(比如“纯天然”)时,我们的处境是十分危险的。

⒊呵呵,你提出用疗效来证明,当然也可以,但请先白纸黑字写好什么叫疗效,别到时候“打哪指哪”~阴阳五行理论的优点就在于说什么都可以,永远都是你说的对,却永远难见你做得对,这样的理论除了上电视,还有什么意义?

你的个案正好说明了这种忽悠理论的“万能性”——口咽通道的炎症本身就是可以下延的,跟你吃不吃什么无关,即使有时候能自愈,有时候也会自动更糟~你以为你这个个案有证明力,可是证明了什么呢?证据链是说出来的而不是做出来的罢了~~我们不要学习兲朝的法官,ok?

⒋对于斜体字部分的提问,我的意思是即使研究出一种天然分子有药效,那也不是中医的功劳,了不起在这个化学成分被做成药物之后来一句不痛不痒的“古代中国人曾经使用含有此成分的某物进行治疗尝试”——这不代表中国发明,对吧?

以后你们会接触到青蒿素,这就是中医粉丝津津乐道的一个化学成分,可惜的是中医使用的不是青蒿(而是另一种少含青蒿素的蒿),再可惜的是中医使用的方法会破坏那点少有的青蒿素使之失效,再更可惜的是中医典籍里写到这种蒿的功能主治不是用来对付疟疾的-_-|| 所以中医典籍里甚少提及青蒿,直到青蒿素被提取成功,中国人才叫嚣这是我们的国宝要抢回来,完全一副耍无赖的嘴脸。

这是一个染布前要求神拜佛的国家,凭什么在欧洲人发现染布神器“二价铁”之后叫嚣这些铁粉是中国“古已有之”?求神拜佛一万年都不可能发现染布的本质,还要自以为是的“世大发明”藐视老外的研究方法,这是什么样的一个文化共同体?

⒌关于医学试验验证的过程,你可以慢慢看,不知道中医学院会不会故意隐瞒这部分的教学~

~欢迎订阅~收藏与分享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0 只草泥马:

今日月相 Current Moon

@@ ~ ~ $$

Subscribe

Share/Save/Bookmark


我的寵物 My pet